>>当前位置: >>健康教育 >>糖友之家 >>文章
糖尿病发病状况(内二科供稿)
来源:永利集团304am登录 发布时间: 2017-04-01 09:58 浏览次数: {{number}} 字号:[ ]

一, 糖尿病发病状况

  2011年9月13日,欧洲糖尿病联盟(EASD)年会发布了糖尿病全球最新数据:全球糖尿病患者已增至3.66亿人,每7秒就有一人死于糖尿病,目前全球每年死于糖尿病的人数为460万人。糖尿病已对全球医疗体系构成“巨大挑战”。2011年9月19日—20日,联合国在纽约举行高级别会议,讨论并督促各国政府采取紧急行动,应对糖尿病等非传染性疾病愈发严重的问题,这是联合国自2001年举行艾滋病大会后,第二次举行以疾病为主要议题的会议。世界卫生组织专家警告,糖尿病这个“隐形杀手”是亚洲头号健康问题。几乎可以被视为具有毁灭性的“全球糖尿病海啸。”是21世纪人类所面临的最大危机之一,是21世纪的灾难。

  在中国,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现代化以及人口的老龄化,糖尿病发病率在以惊人的速度剧增,出现了“井喷”现象,中国已成为世界糖尿病流行的中心,患病率高达9.7%,患病总人数占全球的1/3,

糖尿病前期的比例更高达15.5%,每四个中国成年人中就有一个高血糖状态者,被称之为“糖尿病大国”。没有天然避风港,无论从小到老,男士女士,穷人富人,何种职业,任何地域,糖尿病都是常见病、多发病。糖尿病已成为现代社会的标志性疾病,被誉为“社会转型的必然代价”。我国社区现状存在三高三低:三高即,发病率高、并发症发生率高、致残率死亡率高;三低即,知晓率低、血糖控制达标率低、慢性并发症的筛查率低。

二, 糖尿病的危害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全身性疾病。主要危害在于各种并发症,可并发视网膜病变导致失明;可并发肾病,是终末肾脏病变的首要原因;因糖尿病足而至截肢,是非创伤性截肢的首要原因;脑梗死、脑出血的发生率比非糖尿病患者增加2—4倍,75%的2型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事件。在某些应激状态下还可诱发急性并发症,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非酮症高渗综合症等而危及生命。2007年美国纽约,克林顿在全球糖尿病领导者论坛高声疾呼“我们绝不容许我们孩子们的寿命短于我们,绝不!!”。2010年11月14日,联合国糖尿病日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国际糖尿病联合会联合发布了一项中国糖尿病社会经济影响研究的结果,中国糖尿病导致的直接医疗开支占全国医疗总开支的13%,达到1734亿。11%的患者,全部家庭收入用于疾病治疗。糖尿病患者的医疗总支出,是同年龄同性别无糖尿病的9倍。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2005年至2015年间中国由于糖尿病相关心血管疾病导致的经济损失为5577亿美元,糖尿病将成为中国经济的沉重负担,已不是单纯的医学难题,而成为经济学难题。人类如果不能改变糖尿病,糖尿病肯定能改变人类。只有改变糖尿病,才能赢得未来。

三, 预防的重要性

  糖尿病可控制,但不可根治,只有控制好血糖才能预防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只有把握时机,才能避免危机。亡羊前补牢,防范于未然。早期干预,更多获益;晚期干预,更多疑惑。2011年第五个联合国糖尿病日口号是“应对糖尿病、立即行动!”。

四, 存在的问题

(1) 重视不够

绝大多数糖尿病人患了糖尿病而无明显自觉症状,认为只是血糖高点,不疼不痒根本不接受治疗。随着病程的延长,出现了并发症才接受治疗。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有一单县病人,男,32岁。发现血糖高7年,未治疗,因全身浮肿才慕名到菏泽市三院糖尿病科就诊,确诊为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已错过了治疗时机,只有透析、换肾才能挽救生命。无奈放弃治疗,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如果发病之初即规范治疗,他可能仍然是一个“用药的健康人”。

(2) 受广告误导

糖尿病是一终身性疾病,需坚持治疗。血糖长期达到控制目标才能预防并发症。糖尿病人不愿接受长期治疗,而某些非法宣传就抓住了这个心理,称某祖传秘方、某纯中药制剂能根治糖尿病,病人乐于接受这些治疗,使血糖控制不达标,导致并发症发生。

(3) 因心理压力过大,出现抑郁或焦虑。

  有的人患了糖尿病,只了解并发症的危害,不了解这些并发症完全可以预防,心理压力过大,出现抑郁或焦虑,不能正常工作和生活,给家庭和社会都造成负担。有一东明患者,刘某,男,29岁。患糖尿病后不是积极治疗,而是担心失明、偏瘫、截肢,巨大的心理压力导致精神失常。到菏泽市三院糖尿病科就诊时,是几个人强迫带到医院,通过医护人员的心理治疗,应用小剂量抗精神病药物,积极控制血糖,病人精神症状消失,血糖控制达标。重新鼓起了生活的勇气。

(4) 不重视监测

  有的糖尿病人即便接受治疗,也忽视监测血糖的重要性。有的只监测空腹血糖,不查餐后血糖,更不查糖化血红蛋白。餐后血糖升高,是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直接和独立的危险因素,糖化血红蛋白是糖尿病控制是否达标的金标准。只有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全面达到控制目标,才能预防并发症。

五, 糖尿病科医护团队所做的工作

(1) 团队精神的培养。

  建科之初,我们就提出了“我选择、我团结、我奉献”的口号,使每位医护人员不仅要有先进的理念、精湛的医术,而且要有团队精神和奉献精神。要有高度的责任心,用心在为每位病人服务,病房就是爱心家园。

(2) 业务技术的培养

  为了建立一个既有先进治疗理念,又有精湛医术的团队,我们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送我们的医生护士到北大医院、北京协和医院进修学习;并请著名的糖尿病专家向红丁教授、孙明晓教授等来院讲学。使科内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整个团队的诊治技术保持先进水平。

(3) 走进社区、单位做宣教,提高全民的防治意识

4)对糖尿病人进行自我管理的培训,把健康的武器交给病人

1)一对一进行科普知识宣教

2)通过看图对话,用比较直观的形式,使病人认识糖尿病以及怎样防治。

3)病房内设有闭路电视,病人可通过电视学习糖尿病相关知识。

4)病房内设有宣教室,每周定期对住院病人进行科普知识宣教。

5)定期面向社会进行大型患教。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